点亮行动公益计划在京举行“遇见光” 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活动

4月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孤独症日,为了呼吁社会大众关注孤独症群体,包容接纳释放善意,点亮行动公益计划在北京艺术八举办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活动暨 “遇见光”公益画作联展。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霞、筹集部部长李雅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BAC方向实践主管井卫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传播分会长李迪斌,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锋、中国飞鹤乳业副总裁陈晓东、华熙生物润百颜品牌总经理高文婷、北京金港股份高级副总裁叶志成、中华人寿北京分公司创新业务部副总经理阮啸,点亮行动公益计划发起人张蔚婷、联合发起人石冰、郑迪以及其他点亮行动联合发展组星光爱心企业成员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所、北京时代美术馆、水立方、中影集团党史馆影院、民生银行丽都支行、蓝星河自然教育基地、大非老师的家庭美术馆、小苹果儿科诊所、憬呈心理咨询诊所、盛光传媒、严方文旅、小王子艺术中心、昕薇杂志、HIPO高能柔术等多位代表莅临现场,更有著名艺术家邓大非与孤独症青少年们共同开启了一趟充满帮助与特殊意义的艺术疗愈之旅。

(活动现场)

世界孤独症日 官宣全新星光爱心企业合作

活动当日,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霞上台致辞,她分享了党的二十大作出 “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工作部署,并提及点亮行动联合发展组如何与社会组织共同探索创新、多元的合作模式。点亮行动发起人张蔚婷也上台分享了点亮行动公益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战略,及如何精准找到公益合作的切入口,让社会力量成为现代化公益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点亮希望寻找光”的路上完善“自我造血”公益机制,为孤独症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霞致辞)

(点亮行动发起人张蔚婷致辞)

今年孤独症日的宣传主题为“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要对孤独症群体提供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持续性帮助,也要求公益组织自身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自启动以来,点亮行动不断寻求可持续发展路径,整合跨界资源,并于本次活动现场官宣了最新一批联合发展组“星光爱心企业”成员的加入,相继举行了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捐赠仪式、多家“星光爱心企业”和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星光中心”授牌仪式,并公布了相关公益合作方向及进展。

(“星光爱心企业”授牌仪式)

(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所“星光中心”授牌仪式)

(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捐赠仪式)

目前,点亮行动围绕孤独症群体的艺术绘画作品,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联名合作,充分挖掘孤独症孩子出色的艺术天赋,让更多人看到孤独症群体身上的才华潜能与闪光价值,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接纳他们。该系列合作也涵盖了健康食品、潮流美妆、汽车品牌、汽车赛事等多个领域,点亮行动与飞鹤乳业联合推出的公益艺术联名款聚高星预计将于4月正式发售,4月底中国汽车漂移大赛CDGP也将联合点亮行动公益计划推出爱心售票等,与润百颜联合推出的“元气弹Gift”系列产品也将于今年5月与各位爱心人士见面…

可持续化运营 为孤独症人士提供全方位支持

除了即将有一系列特别的公益联名面世,点亮行动联合发展组星光爱心企业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所、恩启也带来了专题科研与医疗康复上的好消息——北师大心理学部双创中心代表井卫英老师分享了与点亮行动联合设立的关于孤独症儿童泛生活类硬件体系下的共性专题研究方向;北京长和大蕴儿科诊所也透露将联合点亮行动,依托真实的生活化场景和专业课程支持,升级打造一系列OT治疗场景,有效提升孤独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恩启与点亮行动合作的专业志愿者培训课程也已正式上线。

活动最后,艺术家邓大非也带领现场的孤独症青少年体验美育课程,近距离感受艺术疗愈的力量,用一场温馨友爱的自由创作为活动画下圆满句点。

(孤独症青少年正在体验艺术疗愈)

在公益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让社会组织赋能商业向善,创造社会和经济的双重价值,逐渐成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新型战略方向。我们坚信,在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公益路上,越多社会力量加入,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的未来就越清晰,越明亮!

THE END
责任编辑:苏悦
  • 北京通州167条背街小巷完成环境整治,“镜头里的胡同越来越漂亮”

    北京通州167条背街小巷完成环境整治,“镜头里的胡同越来越漂亮”

    过去十多年,任德永、王陆昕、罗浩三位摄影师给通州老城胡同拍摄了上千张照片。这几年,三人惊喜地发现,镜头里的胡同越来越漂亮,环境面貌完全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熊家胡同、鱼市胡同等更是获得了“北京最美街巷”的称号。通州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度城市副中心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市民的总体满意度居全市第一。通州老城167条背街小巷实现了由里到外“旧貌换新颜”。熊家胡同里非常有特色的“博

  • 北京昌平线南延线进入空载试运行!年底开通五站南延至西土城

    北京昌平线南延线进入空载试运行!年底开通五站南延至西土城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地铁昌平线南延一期已于11月23日起正式进入全天按图空载试运行阶段。今年年底,昌平线将南延至西土城站,并与地铁10号线实现换乘,大大方便昌平线沿线市民的出行。昌平线南延一期北起清河站,南至西土城站,线路全长9.7公里,均为地下线。此次昌平线南延预计开通5座车站,分别是清河小营桥站、学知园站、六道口站、学院桥站、西土城站。其中六道口站可实现与15号线换乘,西土城站可实现与1

  • 福州:打造慢行步道系统 提升居民幸福感

    福州:打造慢行步道系统 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打造以福道为代表的城市慢行步道系统,拓展城市绿色空间,让人们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截至目前,福州市累计建成步道约700公里,基本建成以山道为亮点,水道为网络,巷道为底色,路侧慢道为补充的城市慢行系统。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打造以福道为代表的城市慢行步道系统,拓展城市绿色空间,让人们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截至目前,福州市累计建成

  • 踏雪巡逻,他们守卫祖国边防

    踏雪巡逻,他们守卫祖国边防

    近日,新疆塔城军分区卡梅斯台边防连的官兵们冒着严寒踏雪巡逻守卫祖国边防跟随镜头走进边防战士的巡逻路↓↓尽管巡逻路途坎坷艰辛但官兵们心中始终怀有坚定的信念为祖国站好岗、守好边!作者:钞飞航来源:解放军报

  • 北熙区:与北京共美、与时代共鸣的美好生活实验室

    北熙区:与北京共美、与时代共鸣的美好生活实验室

    近日,在北熙区城市生活实验室,一场以「只言片语」为线索的精神盛宴正在进行中。为期31天,于11月12日启幕的第八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北熙区分展场,通过一场结合了装置艺术、互动艺术、共创、播客、沙龙对谈、艺术展览等形式的艺文生活盛宴,与时代青年们产生了深深精神共鸣,让更多人发现,其实未来不在别处,未来的路,实际上就藏在当下生活的“只言片语”中。值得关注的是,定位为“次世代TOD超体大城”,北熙区不仅

  • 广西崇左:甘蔗里的“甜蜜故事”

    广西崇左:甘蔗里的“甜蜜故事”

    新华社南宁11月21日电题:广西崇左:甘蔗里的“甜蜜故事”新华社记者黄浩铭、郭轶凡“你看这片甘蔗比旁边的高出半截,这是因为我采用了生物防治技术。”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卜利村果羊屯,蔗农黄永军在查看自家的甘蔗长势。新榨季即将到来,他又将迎来丰收时刻。黄永军种植甘蔗20多年,父辈也是蔗农。他家的50多亩甘蔗地,由东亚糖业集团提供种植支持,甘蔗销售到糖企后,一年的纯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蔗农黄永军在查看

  • 暖心!走失萌娃在蜀黍的帮助下重回妈妈的怀抱

    暖心!走失萌娃在蜀黍的帮助下重回妈妈的怀抱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孩子一旦走失,最担惊受怕的除了父母,还有警察!近日,隆阳公安分局西邑派出所接辖区某蛋糕店老板报警称:“一名小孩在店里找妈妈,在附近找了一圈也没有见到孩子的家长,请帮帮忙。”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蛋糕店找到了小孩经询问得知:他是辖区赵寨村人妈妈带着他出门逛街由于被蛋糕店的蛋糕吸引停留了一会儿等反应过来时妈妈已经不见了了解情况后民警将小孩接到了派出所后与赵寨村村委会书记取得联系让

  • 修车男孩跳街舞走红:这是一种对热爱的坚持!

    修车男孩跳街舞走红:这是一种对热爱的坚持!

    修车和街舞,看似没有关系,河南00后男孩浩阳却将它们融进自己的生活,在修车店门前带动同事们一起跳舞,拍摄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有网友评论说:“心中有舞台,哪里都能起舞”“不管任何职业,只要热爱都会让人闪闪发光”。男孩在修车店前跳街舞走红“有什么烦恼,跳出来就都好了”最近,浩阳的一段视频火了。视频中,他穿着深灰色工作服,在修车店门前率性跳舞,舞步轻快洒脱,年轻黝黑的脸庞上满是自信的笑容。身后,五六个工友

  • 母子俩掉进冰凉刺骨的河水中,危急时刻......

    母子俩掉进冰凉刺骨的河水中,危急时刻......

    近日山东省庆云县公安局常家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有一对母子掉进河沟庆云公安,赞269情况紧急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发现一辆电动三轮车淹没在水中母子俩正坐在三轮车上方当时母亲紧紧抱着儿子自己全身已经湿透民警胡浩跑到河边迅速观察了地势来不及佩戴任何防护设备挽起裤子便往河里走去此时河水已经漫过半腰天气降温河水冰凉刺骨民警胡浩先是奋力把孩子从母亲手中接过来小心翼翼的抱到岸边周围群众纷纷伸出援手将孩子抱在怀中取暖母亲

  • 剪纸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课堂里飘起中国红

    剪纸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课堂里飘起中国红

    资料图。图为吴立喜在菲律宾的黎刹公园,为驻菲大使赵鉴华及菲律宾政要现场表演剪纸。吴立喜供图中新网呼伦贝尔11月6日电 题:剪纸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课堂里飘起中国红中新网记者 张玮“千剪不断,万剪相连。”架起手机、连通网络,镜头前的吴立喜一手持小剪刀,一手捏着叠好的红纸,一阵上下翻飞,一幅秋景窗花图灵活显现。“以前每年我都会出国‘收徒’,疫情发生的这几年里,就只能‘云收徒’啦。”这几天,吴立喜陆续